【聚焦两会】黄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

1675830570814050421.jpg

踔厉奋发担使命 勇毅前行创新绩

黄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

刘矿平 惠建国 朱小虎等出席

李建雄作政府工作报告

1675862605443018755.jpg

2月8日,备受关注的黄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。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肩负着为百姓谋幸福、为黄陵谋发展的重托,齐聚一堂,庄严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,共谋黄陵在新一年的发展大计。

1675864578540076814.jpg

大会现场气氛隆重热烈,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。大会执行主席刘矿平、惠建国、李建雄、刘昌宏、裴晓惠、刘建平、牛亚军、张永强、李斌在主席台前排就座。

不是代表的县级领导、非县人大代表的省市人大代表、县委、县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、大会秘书处有关负责人、非县人大代表的镇人大主席、县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委员、中省市驻黄有关单位、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应邀列席会议;政协黄陵县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在分会场列席。

本次大会应到代表161名,实到代表143名,符合法定人数。

1675855197143013888.jpg

1675856735805081456.jpg

10时30分,会议主持人惠建国宣布:黄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。全体起立,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。

1675855720043017915.jpg

根据大会议程,县长李建雄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。

1675855449701064593.jpg

报告指出:2022年,我们紧扣“民族圣地·绿色黄陵”,加快建设“三区一高地”,黄帝陵文化园区、新型城镇化、数字黄陵等规划取得新成果,谋划推进了一批打基础、促转型、利长远的重大项目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引领和支撑。我们坚决落实“疫情要防住”要求,平稳有序度过疫情流行高峰,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

李建雄在报告中指出:我们坚决落实“经济要稳住”要求,制定稳经济保增长22条措施,以增资扩产保“稳”、以科技创新促“进”,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82.5亿元,增长4.6%;固定资产投资65.2亿元,增长14.1%;一般预算收入42.8亿元,增长40.9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.4亿元,增长9.1%;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488元、16352元,增长4.4%和6.4%,位列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A等次、“西部百强县”第63位。我们坚决落实“发展要安全”要求,紧扣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主线,扎实开展“防风险、除隐患、保安全、迎盛会”专项行动,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,信访总量下降1.6%,化解政府债务5.7亿元,“平安黄陵”建设深入推进,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。

报告从六个方面概括了2022年的主要工作:坚持科技赋能、创新驱动,工业质效大幅提升;坚持强基固本、特色发展,乡村振兴全面推进;坚持守正创新、融合发展,文旅产业稳步提质;坚持改革创新、开放合作,发展动力持续增强;坚持统筹融合、提升品质,城乡面貌不断改善;坚持为民谋福、改善民生,发展成果普惠共享。

1675855496854057167.jpg

李建雄指出,过去一年,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,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,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,扎实整改巡视、审计、统计反馈问题和作风突出问题,自觉接受人大、政协和社会监督,办理人大议案5件、政协提案9件,“三公”经费预算下降1.3%。大力支持群团组织工作,外事侨务、国防动员、人防、民宗、妇女儿童、青年、县志、供销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。

李建雄在报告中提出,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全省高质量项目推进年、营商环境突破年、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,更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黄陵实践的破题之年。面对千帆竞发的态势、千钧在肩的责任,我们必须找准政策落实的基点,激发团结奋斗的拼劲,担起攻坚克难的重任。

李建雄在报告中提出,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,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、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县委十七届五次全会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紧扣“民族圣地·绿色黄陵”“三区一高地”定位和“六大发展目标”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、谱写黄陵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。主要预期目标是:生产总值增长6.5%左右;一般预算收入增长0.3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.5%左右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.6%和7.5%。

1675856825728020999.jpg

李建雄从八个方面提出了2023年的重点任务:

一是以创新驱动为抓手,全面提升现代工业水平。大力推进工业提质,紧抓延安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建设机遇,聚力发展煤电、精细化工、绿色载能工业,促进工业产业向产业链、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。大力推进园区提优,高起点大力度推进省级高新区建设,新引进科技产业项目3个,高新区入驻企业突破100家、产值突破110亿元。大力推进产能提效,持续推进110新工法、智能化综采等新技术应用转化,积极争取410万吨煤炭产能核增,全年生产原煤3050万吨、精洗煤250万吨,加快释放规上工业企业产能,工业增加值增长6.1%左右。

二是以文化赋能为路径,打造祖陵圣地特色品牌。守正创新传承黄帝文化,坚守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标识,系统打造黄帝文化、祭祀文化、黄帝内经文化品牌,构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支撑体系,增强黄帝陵的传播力和影响力。全域发展打造文旅龙乡,做实做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推进五大文旅产业链建设,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3条以上,举办品牌活动2场次以上,培育3A级景区1家。多措并举提振旅游消费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加大旅游营销、文创开发、政策优惠力度,规上文化企业收入突破1亿元,三产增加值增长8%左右。

三是以乡村振兴为统揽,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。紧扣农业强,加快现代农业发展。坚定把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抓成最有奔头的产业,实施科技强农、品牌强农行动,启动“黄陵翡翠梨”地方标准制定和知名品牌建设,新建“五新”果园2500亩,扎实推进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、产业融合示范园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建设,建成高标准农田1.5万亩,粮食产量突破1.1亿斤,一产增加值增长5%左右。紧扣农民富,打牢共同富裕基础,持续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,持续深化“两包两带”机制,夯实领导包片、部门包村责任,以发展联农带农经济为重点,实施一批特色种植基地等产业项目,发展各类庭院经济1000户,实施“消薄培强”行动,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%以上。紧扣农村美,推进乡村建设行动,重点聚焦产业兴旺和风貌提升,编制完成30个实用性村庄和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,实施村庄美化、绿化、亮化、净化提标行动,加强已建、在建示范村后续管理,推进乡村建设串点成线、集群连片。

四是以项目建设为支撑,着力积蓄经济发展后劲。狠抓项目建设,带动有效投资,认真落实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要求,加强重点项目“四张清单”管理,积极推进26个项目前期,全力抓好98个重点项目建设,年度投资完成75.3亿元。狠抓招商引资,提速经济发展,大力引进产业链骨干型、上下游配套型、科技转化型项目,为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,全年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,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,招商引资项目新增产值20亿元。狠抓服务保障,优化项目环境,牢固树立“抓项目必须抓服务”理念,组建重大项目工作专班,全面加强政策对接、工作衔接、项目承接,积极争取土地指标、政策资金、能源和环境容量。

五是以改革创新为关键,不断增强持续发展动能。放大创新平台作用,加快国家创新型县、省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创建,全面提升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和三大创新平台的孵化转化能力,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,完善平台引才、线上用才、精准育才机制,推进人才公寓和创新中心建设。持续释放改革活力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建设“轩辕云”数据中心,促进优势产业和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,积极创建省级营商环境示范区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市场主体总量增长10%,“五上”企业净增10家。不断提升开放水平,充分发挥县国资集团、产业引导母基金、成长股权投资基金“一平台两基金”作用,为县域发展提供资本支撑,全面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,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050万元。

六是以城乡融合为方向,建设宜居宜业美丽龙乡。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,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城市建设,实施《黄陵县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》,立足“产业新城、高铁新城”定位,建设现代活力新城,打造人文宜居老城。增强小县大城支撑力,健全黄店一体发展协调机制,全力建设县域副中心,不断优化隆坊、田庄、双龙、阿党特色小镇建设,加快发展通航产业,启动黄七铁路运煤专线改线、327国道双龙段改建二期等“两新一重”项目,夯实县域经济长远发展基础。强化生态保护持久力,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建设,坚决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严格国土空间规划管控,推动重点行业绿色转型,不断提升发展“含绿量”。

七是以美好生活为目标,持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。完善民生保障体系,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,持续健全社会救助、养老服务等体系,深化“三医”联动改革,构建更有温度的社会保障和弱势群体关爱服务网络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,提升基层办学条件,深化拓展全学段合作办学,加快建设桥山幼儿园、新区第二小学、隆坊第二小学和第二幼儿园,推进职业教育“双达标”,形成更优教育资源布局和教育供给。提升卫生健康水平,加快推进“医共体”发展,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,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,统筹抓好健康黄陵、国卫复审等工作,促进卫生健康服务更加普惠民生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,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,持续推进“中华诗词之乡”创建,谋划实施文化馆、图书馆迁建项目,用心用情办好惠民实事,打造更有质感的社会事业发展格局。

八是以安全稳定为底线,切实提升现代治理能力。全力提升疫情防控能力,积极稳妥实施新冠感染“乙类乙管”,完善分级分类诊疗机制,健全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,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坚强屏障。坚决防范经济金融风险,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,严格政府债务管理,加强财政运行监控,依法依规监管各类金融机构,严厉打击违法金融行为。持续提升公共安全水平,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,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工作机制,健全完善信访工作机制,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,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黄陵。

李建雄在报告中着重强调,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,奋力建设“民族圣地·绿色黄陵”,使命光荣、责任重大,必须一以贯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做到忠诚担当、依法履职、团结奋斗、人民至上、清正廉洁。

李建雄在报告最后说:“各位代表,新的征程鼓舞人心,美好向往催人奋进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团结奋斗、勇毅前行,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、谱写黄陵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。”

会议还审查了黄陵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(草案)的报告、黄陵县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预算(草案)的报告;通过了黄陵县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办法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新闻
  • 动态
  • 首页
  • 公告
  • 留言